01“一带一路”作为跨境倡议,在新冠肺炎危机中面临挑战
冠肺炎病毒的迅速传播带来了自2008年以来最大的不确定性和信心缺失。市场的波动性也以极快的速度升至过去10年罕见水平。在这种不利的环境下,很多行业都受到了严重冲击,包括旅游业、客运、航空、酒店等容易受到跨境人员流动影响的行业。
一般来说,基础设施建设通常是长期发展规划,不应在最易受到冲击的行列之内。同时,虽然跨境基础设施建设很重要,但大多数基础设施严格意义上仅涉及单个国家。然而,2020年“一带一路”的建设可能另辟蹊径,“一带一路”将在全球范围内建设基础设施,重点放在大欧亚地区,数千亿美元的资金将被调动和拨付。显然,“一带一路”倡议下有很多跨境项目——主要是高速公路和铁路,但也包括发电和配电项目。“一带一路”本质上是一种跨境倡议,因此,它难免会在新冠肺炎引起的经济危机中面临挑战。
02新冠肺炎可能对“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影响
当前的危机可能会对“一带一路”项目完美、高效的实施产生一些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我们试着列一份初步清单。
首先,目前跨境出行和交通面临多重限制。由于“一带一路”在很大程度上是商品、服务和人员跨境流动的扩张,它将受到来自多种渠道的直接冲击,包括贸易、投资和客运的缩减。目前对全球价值链造成的严重损害加剧了对商品跨境流动的影响。
其次,对沿线国家的债务和财政可持续性产生担忧。许多被投资国是经济增长不稳定的中低收入国家。因此,在2019年4月于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宣布的与国际金融机构合作的《“一带一路”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框架》值得称赞。
第三,可用于“一带一路”项目的金融资源可能会减少。“一带一路”项目不仅是资本密集型项目,而且需要优惠的融资(“长期低息贷款”)支持,特别是对于在欧亚大陆和世界各地的低收入和中低收入经济体。如果各国在短期内需要大量的财力来刺激国民经济,是否仍有充足的金融资源支持长期的“一带一路”项目建设?这些问题仍有待解决。
第四,许多“一带一路”项目涉及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因此,有成千上万的中国工人在海外工作。如此庞大的外部工作人员的部署和跨境调动将面临多重障碍。
最后,“一带一路”的多边化进程2019年才开始,2020年、2021年有望取得首批实质性成果。在多边化进程中,许多资金雄厚的国际金融机构(如世界银行、亚开行、伊斯兰开发银行、亚投行、新开发银行、美洲开发银行、欧洲可持续发展基金)有望参与进来。国际金融机构根据已签署和批准的国际条约提供项目融资,这些国际条约不受地方立法变化的限制,这有助于减轻某些风险。但在危机情况下,这些国际金融组织将其资金和人力资源用于应对危机,从而剥离了长期基础设施项目中急需的资源。
03应对疫情不应反全球化,而是需要更加紧密的国际合作
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包罗万象。即使是全球化真诚与积极的支持者,包括我自己,也应该认识到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全球化同样会为非法活动,如毒品或人口贩运,还包括人员的跨境流动为疾病的传播创造机会。对比早期传染病的传播速度,禽流感以及近期的新冠肺炎仅在2个月内就演变为全球大流行病。为了控制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需要国际合作。然而,在实践中,它可能被利用,成为限制各国经济联系的工具,并作为保护主义的借口。
我们早在2012年出版的《欧亚一体化:横贯大陆的区域主义的挑战》一书中,就提出了一个主要假设,即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基础上,向欧亚大陆共同市场方向推进,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强调,应对共同威胁,特别是应对毒品走私、人口走私和跨境流行病威胁,应与积极的一体化议程同时进行。
总体而言,全球化这一双刃剑同时也为这些地区带来了新的挑战,对政府治理能力和国际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应当重点关注新兴问题,例如,在“9·11”恐怖袭击后,毒品和武器贩运成为公众辩论的焦点,在过去十年中,从非典(SARS)到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欧亚大陆出现了多种流行病威胁。然而,由于误解和缺乏适当的信息,公共机构的决策常常受到阻碍。通常,实际威胁和潜在威胁之间的界限是非常微妙的。当前的国际合作还远远不够,虽然所有国家都认识到这些问题的重要性(至少在口头上),但它们往往无法作出适当的反应,因为部分行政官僚体制限制了有效应对。对人口贩运、非法移民和流行病的一个非常典型的应对措施是加强边境控制。然而,这限制了经济往来,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些后果不仅在于增长的潜力受到限制,而且体现在,由于欧亚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受到限制,虽然成功应对了区域化的“消极面”,但也导致促进经济发展和减轻欧亚大陆最贫困地区贫困率的希望变得越来越渺茫。新冠肺炎危机非常清楚地表明,现在是加强这方面的国际合作的时候了,这些合作不仅仅囿于世界卫生组织的行动还包括其他力量支持。
04对中国及其合作伙伴国的政策建议
我们提供了一些实用性的建议。希望能够为中国及其合作伙伴国在当前危机下的如何面对“一带一路”倡议提供参考。
首先,展望2020年。“一带一路”倡议是一项长期性、战略性的倡议。为了确保以一致且有效的方式建设基础设施,必须坚持一个长期愿景,以抵御今后合作中的各种风险。“一带一路”有机会成为这样的一项经典倡议:它打算从质量上提升全球基础设施水平,特别是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连接大欧亚大陆。这与跨境基础设施尤为相关。除长期融资外,它还需要国际经济合作的战略眼光。这样的战略眼光不仅在制定的过程中历经艰辛,在谈判的过程中也充满困难。一旦协议达成,将具有长期性。
第二,中国及其合作伙伴国、合作机构应该高度重视债务和财政的可持续性。事实上,当前的危机已经在考验全球主权债务可持续性的极限。在部分“一带一路”的合作伙伴国,“一带一路”相关贷款占其对外公共债务的比例有些高达40%-45%,这些贷款大部分以优惠条件提供,在很大情况下缓解了债务可持续性的压力。2019年,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关于“与多边金融组织合作,提升债务可持续性分析”的建议,我们深表认同。在极端情况下,如果新冠肺炎危机比目前预期的更长、更严重,一些被投资国可能将面临债务重组。
第三,对跨欧亚大陆运输保持出口相关铁路货运补贴,避免大幅削减,至少在当前危机的活跃期建议不要消减。自2013年以来,原本可以忽略不计的集装箱数量迅速增长至每年40多万个。这一引人注目的增长源于三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其一,中国对中部省份发出的集装箱列车的补贴;其二,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和白俄罗斯铁路及有关部门为简化程序、消除瓶颈作出的努力;其三,陆路运输优势凸显:在15-17天之内可以实现将货物从中国中部运送到中欧,而海上运输则需要35-40天。第一个因素可能是最具决定性的,至少是启动跨欧亚航线的决定性因素。不过,当危机度过严重阶段,横跨欧亚的运输得到持久恢复之后,可建议补贴向较低水平迈进。从长远来看,建议至少保留部分出口补贴,提高补贴水平的透明度也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这些引导,基础设施、运输、机械制造企业和物流公司将面临潜在环境的不确定性,可能会抑制投资。
第四,或许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建议“一带一路”的合作伙伴国应减少负面情绪的表达。面对危机,各国政府极有可能重新采取保护主义政策,并削减那些利润率较低、但将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显示出积极影响的长期项目。这一建议主要针对被投资国而非中国。
最后,我请大家不单单看到由冠状病毒所引起的经济危机的直接影响与限制,而是用目光眺望远方。“一带一路”的大家庭应该要把“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一项长期政策来对待。让我们展望2020年,评估“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和有效性。它颇具价值,我们切不能在冠状病毒的侵袭下气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