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疫情形势不容乐观。世界卫生组织WHO评估目前全球30-40个国家面临疫情传播的高风险,疫情从单一的美国震中逐渐扩散到多极共震的泛滥之势,印度、巴西和俄罗斯成为重灾区。疫情引发全球经济衰退,在“大封锁”时期,控制不好就会导致全球性经济“大萧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副总裁朱民认为,此次新冠疫情给全球带来的危机远远超过2008年的金融危机,经济大V型或小V型的反转已不可能。中金宏观预测全球2020年实际GDP增速降低至-3%。很多国家的经济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例如,阿根廷5月22日未能偿付一笔5亿美元的到期债务利息,逾期未付将导致该国在技术上陷入违约状态,而这已是阿根廷第9次发生主权违约,本世纪第3次出现债务违约,阿根廷或将成为疫情冲击下首个倒下的国家。
对于抗疫卓有成效的中国而言,疫情带来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改变了外部条件和环境,为中华文明伟大复兴提供了时间、空间和战略机遇。
全球基建市场的回暖
从全球基建行业来看,疫情导致了供需两端停滞,短期内斩断了全球供应链,特别是金融市场的震荡,导致很多项目的资金链断裂。但是从中长期看,各国的经济刺激政策与复兴计划都将助推基建的大规模投入,需求或将迎来历史高峰期。对大型项目投入的渴望和各国财政的压力,促使各国出台更为有利于私人投资的政策,鼓励海外直接投资(FDI),令中资企业拥有更多的海外投资机会。根据二十国集团(G20)旗下全球基础设施中心(GIH)2017年发布的《全球基础设施展望》报告预测:到2040年,全球人口将增长25%,新增20亿人口;城市人口将增加46%,引发大量基建需求;2040年全球基建项目投资需求将增至97万亿美元,资金缺口为15万亿美元,相当于总需求的16%。为缩小全球基建支出差距,每年用于基建的投资将由目前GDP的3%增至3.5%。亚洲将成为全球基建需求最大的地区,需要投入52万亿美元用于基建。然而,由于疫情的冲击,基建投资的缺口恐将进一步拉大。例如非洲,截至2018年底,中国对非全行业直接投资存量达461亿美元,中国投资几乎遍布非洲每一个国家。疫情之下,非洲各国脆弱的医疗体系将被击穿,经济下行会导致政府高层恐慌,这使得更多国家希望基于海外投资基建来弥补巨大的项目资金缺口,为中资企业在非洲的下个10年投资建设提供了最佳窗口期,合作共赢的机遇巨大。
基建投资思维与规划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在海外几十年如一日的默默耕耘,使得我们的海外工程承包额体量屡创新高,企业的商务和项目管理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很多技术与工艺水平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然而,国际工程市场的逐渐饱和,在疫情的打击下,传统的工程承包商业模式将逐渐被淘汰。企业的操作模式发生极大变化,业务领域将向前后两端延伸,投融建营一体化将成为主流。新模式需要新技能,以投资拉动工程的模式将颠覆我们过去的企业思维。国际承包商所面临的压力和问题从“要不要去做投资项目”变成“如何获得并做好投资项目”,更加需要企业的超前思维和顶层设计。企业的战略安排和技战术的演练尤为重要,从根本上讲就是企业的投资意识和态度,以及投资的原则与技巧。
海外基建项目不同于一般的投资项目,通常规模及投资额巨大,从几十亿到数百亿元,项目具有政治相关性、政策性、社会性等特点,关乎国计民生,并对一个国家/区域有着非常大的经济与社会影响,所以基建项目投资分析不能过于微观,需要考量的是所在国的气运和经济周期。现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就像上世纪80、90年代的中国,经济大多处于上升期,投资机会较多,有些地方甚至可以创造一夜爆富的神话。这类投资考量的是未来中长期的盈利空间,这基于当下的购买价格(投资额)和未来变量的乘数倍,即资产未来被创造出来的价值。这使得投资者需要大格局,用历史的眼光看投资,必须具有深刻的洞察力,高于他人的思考力和判断力。从项目角度看投资者要努力评估项目所涉及的每一条信息,要有独到的判断。投资者的反应与行为需要鹤立鸡群,有超前意识,大多数人眼里的好项目往往已经不是“好项目”了。投资机构需要时刻对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反复分析,主要把握好几个问题:首先,国家经济的增长动力在哪里,国家的城市化程度如何,主要的风险在哪里;其次,投资机构要明确自身的优势,尤其是“比较优势”,如何建立“投资护城河”是海外基建投资重要的一环。
对于企业而言,项目的前期策划和筛选变得日益重要。项目的前期策划是项目的孕育阶段,对项目的整个生命期,甚至对整个上层系统有决定性的影响,它不仅关系到拟建项目的成败,还对项目所在国的经济、环境及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工程项目的前期策划工作,包括项目构思、背景调查、问题定义、提出重要风险因素、建立目标系统、项目定义、撰写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和项目决策等。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重要环节:在项目前期必须不断地进行市场环境调查,并对行业发展的趋向进行合理地预测;在整个过程中要有多重反馈的过程,要不断地进行调整、修改、优化,甚至放弃原定的构思、目标或方案;在项目策划过程中阶段决策是非常重要的,在整个过程中必须设置几个决策点,明确项目的利弊,对阶段工作结果进行分析、选择,确保项目的可投资性。
由于企业的能力、资源和优势各不相同,对于投资业务的规划并没有统一标准。近年来,我国不少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已经意识到投资建设项目进行前期策划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开展积极探索,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大多数企业由于企业性质和经营模式的局限,无法真正建立一套科学且完整的海外投资战略规划和技战术安排。寻找有长远利益的项目本身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前期探索会遇到大量的不确定性和信息不足的问题。投资领域并不是一个可以预计未来、特定行为总能产生特定结果的有序有逻辑的地方。
事实上,投资很大程度受“运气”支配,能否成功很多时候取决于企业的自身定位(企业文化)和人才的能力。所以想要做投资并投资成功的企业永远不要在思想上懒惰,要敢于“投入”时间和金钱,并积极采取实际行动,这种前期投入将为企业换来千倍万倍的回报。
高端人才培训的通道与路径
做投资就是要拥抱不确定性,人才队伍是建筑企业推进国际新型业务的重要保障。完善国际人才规划、优化国际人才管理体系,重视国际人才培养是海外基建投资业务成功的基本保障。传统的海外项目人才培养目标是项目经理,其职能是保证项目管理成功。但如果项目经理缺乏前期项目策划能力,投融资的知识与技能不足,对于项目的前期探索往往过于被动,其思考重点是已经在实施的项目,那么就不适合投资项目的要求。目前大多数企业极度缺乏能做投融资的人才。这类人才需要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和对事物敏锐的洞察力,能够看懂市场的窗口期。
这类的投融资人才需要有以下几大性格特征:首先要对各类项目保持好奇心,并具有强大的思辨能力,对事物要有独立的判断,并且具有运动员一般的竞技和拼搏精神,一旦认准目标就永不言放弃。企业对国际投融资实业部的规划和设定要有培养特种兵思维,机构小而精。人才培养要抓典型,挖人才,要突破传统的薪酬制度和人事管理模式,对一些特别优秀的人才要重点扶持。人才的选拔、聘用和奖励机制都要与众不同,要通过三高(高职位、高薪资、高奖励)来吸引和留住人才。
千载难逢的大机遇
本次疫情是一次重大非传统安全事件,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要从危机中辩识到机会。这种机会非常反常,很难被量化,同时也有个窗口期,能否意识到这个机会是企业在新时代成功的关键。各国对基建投资需求将在下半年迎来“井喷”,对于企业而言现在最需要做的事就是投资业务板块的战略规划和人才培养。
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就需要世界一流的人才。人才的甄选要突出传统束缚,用市场化机制去获取最高效能的高端人才,为企业的下个十年做好最佳准备。与最优秀的人才并肩前行,我们才能获得最大的成功。中国的世界影响力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下个十年是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真正崛起的十年,也是中国承包商登顶全球基建市场的十年。正如《道德经》所言,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我们在关键的历史时间节点上不要“浪费”一场好的危机。
(作者:周蕾,上海龙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