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新闻中心

“走出去”企业如何摆脱新冠疫情困境

来源:
浏览量

      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不容乐观。在后疫情时代,我们一方面要继续严防境外疫情输入,另一方面,更要做好“后半篇文章”,即有序恢复经济秩序,充分释放潜力动能,全力赶上时间进度,确保完成全年经济任务、“十三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

疫情下“走出去”的总体形势

     “走出去”三驾马车(工程承包、机电出口和对外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牢牢稳住“走出去”基本盘,对“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至关重要。

目前,疫情对“走出去”的供给侧和需求侧均已造成较大冲击,“走出去”的总体形势面临变化。

一、供给侧遭受冲击

       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比重预计超16%,已高度融入全球供应链,与世界经济休戚相关。在疫情前期,我国多数工厂处于停产或减产状态,人员物资流动受限,直接影响了全球供应链的正常运转,导致下游海外工厂被迫减产、停产,部分海外客户选择东南亚等地的供应方案作为替代。在最困难的时期,作为“世界工厂”的我国一度面临与全球供应链被动脱钩的重大风险。

       3月,我国已开始有序推进复工复产,供应链竞争优势不断恢复,但随着疫情在全球的蔓延,部分原料和零部件供应国出现停产困境,反向冲击我国的供应链。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前,将持续扰动全球供应链。为此,3月26日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各国领导人共同呼吁保障全球供应链的安全和稳定。
      此外,受疫情冲击,我国各类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资金面均趋紧。企业为保生存,必将优先保证日常经营的资金需求,搁置境外投资决策,部分电力、制造业企业预计本年度对外投资金额将同比下降约20%。随着疫情不断蔓延,预计更多企业将缩减对外投资金额。

整体来看,疫情对“走出去”供给侧稳定性形成较大挑战,需要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主体协同努力,对冲这一风险。

二、需求侧风险上升

       2020年1-2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约20.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4.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3.5%。如果其他国家应对不力,疫情造成的影响将大大超出这一数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疫情大流行对经济的影响将不亚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将陷入衰退。

      目前疫情在全球加速蔓延,加之油价大幅下跌的“黑天鹅”事件,市场信心大受打击,美国股市10天内四次“熔断”。预计全球私营部门的采购订单将减少,后续的投资决策也将放缓。

       为应对疫情对医疗资源的挤兑,各国被动大幅增加卫生领域公共支出,其中卫生体系薄弱的国家相对支出压力更大。在此背景下,若保持财政预算总量不变,将挤占其它领域投资,若扩大财政总支出,加之陆续出台的大规模财政刺激措施,可能引发财政失衡,推高公共债务违约风险。在近期油价大幅下跌的背景下,部分石油经济占主导的国家无疑将会面临更大的压力。

     整体来看,预计疫情将造成“走出去”的需求侧出现明显萎缩,且推高海外市场的整体风险。

“走出去”企业面临的疫情冲击

在供给侧和需求侧都遭受较大冲击的环境下,“走出去”企业面临项目执行遇阻、市场开发中断、经营环境生变的困难,无疑是一场严峻的生死战。

一、项目执行遇阻

       疫情对“走出去”企业产生的冲击最先体现在海外项目执行面临的阻碍上。

      近期,各国纷纷关闭边境、撤销签证、削减航班,大量人员无法前往海外项目现场。与此同时,供应链的不稳定导致生产进程拖后,加之物流运输不畅,导致设备难以按期交付。部分企业采取更换当地供应商、增加当地员工比例等方式应对冲击,但也因此产生额外成本。对于设备出口和工程承包类项目,附加成本需要在项目业主和出口商(承包商)之间分摊,而对于投资类项目,则一般由投资人承担。无论是工期延长还是成本超支,都可能影响项目的经济可行性,进而影响偿债能力。

       预计短期内,“走出去”企业面临项目执行困难,进而产生额外成本,影响项目利润。长期来看,考虑宏观经济不景气和项目经济可行性的影响,业主的违约风险可能上升,“走出去”企业可能面临业主违约所导致的更大损失。

二、市场开发中断

      疫情期间,世界各国均不同程度地采取封城等社交隔离措施,导致海外市场开发工作中断。

海外市场开发是一个长期、连续、不断投入的过程,需要“走出去”企业国内的技术、造价、法律、融资等各团队与海外机构联动配合,与海外的潜在客户、政府部门、合作伙伴等机构进行密切互动,涉及大量人员流动和信息交换。在这一过程中,市场调研、信息搜集、商务谈判、编制标书、勘测调查等工作均需要现场开展。

      目前,海外市场开发人员难以派出、拜访客户不便,使客户关系降温,易导致项目跟踪中断。且因国内和海外所处的疫情阶段不同,企业内部前后台部门的复工进度不同、办公状态不同,存在“脱节”甚至“失联”的风险。企业的市场开发机制无法全速运转,如果因此错失投标等关键节点,则可能导致项目机会丢失、前功尽弃的严重后果。

     预计疫情对海外市场开发工作造成的阻碍将持续至2021年甚至更远,并将导致项目储备缩水、新签约金额下降以及对外投资金额的进一步下滑。

三、经营环境生变

      疫情对“走出去”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造成了较大负面影响。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疫情为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事件后,有项目业主认为,若将中国企业选为承包商将显著增加输入病例和项目延期风险,故将中国企业人为排除出评标范围。而随着疫情的进一步蔓延,个别国家的政客欲借疫情污名化我国,以转移公众视线,掩盖自身工作不力。在近年来逆全球化、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和民粹主义思潮不断抬头的背景下,此类言论存在一定的市场,需要“走出去”企业高度警惕。预计疫情影响结束后,舆情影响仍会持续一段时间。在合同买方、项目业主和投资东道国的信心恢复前,中资企业无论是作为出口商、承包商还是投资方,都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市场环境。

       疫情也对“走出去”企业的融资能力提出挑战。从事工程承包和海外投资的“走出去”企业普遍规模较大,但长时间的收入降低、支出不减,将对盈利能力和在手现金形成重大压力,预计企业对融资的需求不断增长,对融资的成本更为敏感。与此同时,融资谈判中断、方案审批放缓亦产生现实困难。

后疫情时代“走出去”的发展趋势

       疫情改变了“走出去”整体形势,并冲击了“走出去”企业主体。面对不利影响,如果墨守陈规,只能是坐以待毙,只有积极地研究改变、适应改变、拥抱改变,才能在新的环境下焕发新的生机。后疫情时代,“走出去”的大趋势是创新,即链条全球化、形态多元化、风控精细化、方式线上化。

一、“走出去”链条全球化

       疫情期间,上游供应中断导致企业“无米下炊”,凸显出供应链稳定的重要性。实际上,供应链、下游市场等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均需不断提升稳定性和可靠性。全球化布局,主动“走出去”,则是提升全产业链抗风险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后疫情时代,“走出去”企业应更加注重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通过长期采购合约配套供应链融资锁定货源,同时优化供应商布局,避免突发情况下供货中断;注重发展多元化下游市场,在深耕传统市场、保持竞争优势的同时,持续开发新的潜在市场;重视自身业务的全球化布局,结合产业特点,考虑将生产基地向原材料产地或劳动力成本优势地区适度转移,提升产能弹性,同时加大海外机构的本地化经营和属地化管理。

二、“走出去”形态多元化

       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形态,经历了中国商品、中国劳务“走出去”,到中国资金、中国技术“走出去”,再升级到中国标准、中国理念“走出去”。经历多次迭代后,“走出去”的含金量日益提高。特别是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世界各国的积极响应,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深入人心。与此同时,我国“走出去”企业结合不同市场的需求特点,组合运用设备出口、工程承包、出口信贷融资、运营服务等多种形态,为市场提供多元化的解决方案。在后疫情时代,应进一步推动企业、社会、政府三者良性互动,拓展基金、信贷、保险等多元融资渠道,深度整合资源,提升市场竞争力,并可积极与发达国家企业开展互利合作,通过第三方市场合作模式深入开发市场,为客户提供一揽子整体解决方案。

三、“走出去”风控精细化

      历史并不是线性有序发展的,而是活蹦乱跳的,各类风险事件的表现形式是随机的,但风险本身是必然存在的。此次疫情,就是一次典型的低频度、高烈度的风险事件,也是对“走出去”企业风险控制体系的全面检验。海外项目面临各种可预判和不可预判的风险,“走出去”企业无论是开展设备出口、工程承包还是海外投资,都要摒弃各种侥幸心理,对风险抱有敬畏之心,注重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做好敏感性分析和压力测试,并为各类突发灾害事件做好应急预案,做到“全副武装”。同时,应深入研究商务合同条款,与项目利益相关方协调共担风险,利用保险、衍生品等各类金融工具转移风险,通过精细化的风控措施提升项目抗风险能力。

四、“走出去”方式线上化

      疫情期间,国内各行业均大量涌现无接触和线上化行为,加速了数字化和远程化趋势。预计在后疫情时代,线上化对接场景有望保留并进一步推广。“走出去”企业的市场开发、项目管理和机构对接将广泛结合线上线下两种方式,通过云端完成部分过去需要见面才能完成的活动,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商务活动的效率。

护航“走出去”的承保行动

      出口信用保险是为企业出口贸易、工程承包和海外投资等业务提供风险保障、融资便利、市场开发和信息咨询的政策性金融工具,具备独特的逆周期调节作用。2020年2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用足用好出口信用保险等外贸政策工具,扩大出口信贷投放,适度放宽承保和理赔条件,体现了党中央对出口信用保险所寄予的厚望。为落实党中央部署,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迅速制定疫情防控期间强化支持保障专项政策措施,采取超常规措施,全力支持“走出去”企业对冲疫情影响,实施了“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业务需求”“适度放宽政策条件,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护航“走出去”企业走出疫情困境。

一、创新工作机制,驱动高效评审

      疫情期间,中国信保依托科技引领工程,启动远程办公机制,依托各类技术手段,与营业机构和出口企业进行业务“云对接”、开展项目“直通车”,探讨重点业务的推动方案。同时提出“数据信息多跑路,人员文件少跑腿”,适度简化文件要求,灵活安排尽职调查,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保证项目高效推动。2020年1-3月,累计评审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海外投资保险和出口特险项目66个,涉及金额94.5亿美元,保障海外项目按期实现融资保险关闭并顺利推进,在特殊时期打消了海外业主的疑虑,增强了市场的信心。

二、创新业务模式,驱动优质发展

      中国信保深入分析疫情对不同产品、不同行业、不同地域“走出去”企业的冲击,全面梳理排查在手业务,针对疫情期间项目推进遇阻、经营环境生变的困难,积极采取配套承保措施对冲疫情影响。针对疫情期间市场开发中断的冲击,主动拓展职责边界,配合营业机构对接重点客户,围绕客户视图工程,“一企一策”,针对性地提出融资保险结构搭建建议,力争发挥信用保险主导的融资优势,帮助企业获取更多项目机会。

      针对后疫情时代产业链全球化布局的趋势,中国信保将打好产品组合拳,综合利用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海外投资保险、出口特险等金融工具,支持国内企业开展“投建营”一体化项目,向海外适度转移优势产能;对于中小项目,推行标准化、集约化承保模式,进一步提高评审效率;围绕保障战略性资源进口,计划进一步推广试点本地币融资和非约束贷款保险模式,通过创新业务思路,积极呼应市场新趋势,响应客户新需求,真正发挥好出口信用保险风险保障和市场开拓的职能。

三、创新政策引领,驱动自我革新

      疫情期间,中国信保围绕全面风控和管理提升工程,组织专门力量,系统梳理历史承保项目特点和经验,并对主权信用项目、商业信用项目、国内信用结构项目的评审经验,以及法律尽职调查、现场尽职调查、可行性评估分析、环境评估分析的操作规范进行系统总结,并梳理更新操作指引,力求通过新的评审指引,打造“信保标准”,引领“走出去”企业聚焦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的优质项目,进一步实现“走出去”的提质升级。

       针对部分业务管理政策与市场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距的问题,团队围绕总书记“适度放松承保理赔条件”的部署,配合管理部门积极研究,针对审批效率、国别限额和担保措施等提出优化建议,力争政策性信用保险效用最大化。

四、创新价值导向,驱动舆论环境

      在海外市场,每个项目、每个企业都代表着中国的国家形象。在后疫情时代,中国信保将在评审环节更加重视评估分析项目建设必要性、经济可行性和环境社会影响,秉承开放、绿色、廉洁的理念,突出对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项目的融资保险支持力度,通过创新价值导向,助力“走出去”舆论环境不断优化。

(作者单位: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版权所有 © 中国沈阳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地址:中国沈阳东陵区(浑南新区)长青南街19号   支持IPv6
联系电话:0086-24-88512877  传真:0086-24-88507077  邮编:110168   
ICP备案号码:辽ICP备17010241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沈阳